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企业协作网
  • 2024火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论坛暨环保、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交流研讨会
  • 全国热电节能减排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第八届全国热电产业年会暨清洁供热 技术交流研讨会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要闻动态

英国海上风电市场项目融资模式创新实践

  此外,不同的贷款品种,如定期贷款(term loan facility)和循环贷款(revolving facility),通常会搭配起来使用。定期贷款主要用于支持设备采购和工程建设,循环贷款则满足建设工程涉及的交易支付需求。海风项目融资结构中也会包含备用贷款(standby facility),在成本超标或是施工延迟的时候提供额外的资金。

  除了用于项目建设的贷款,融资结构中还会配置其它类型的贷款,通常包括流动资金贷款、信用证和偿债储备贷款(debt service reserve facility, DSRF)。

  英国海风项目其他融资模式

  英国早期的小型海风电场通常由资金雄厚的能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或从银行获得的普通公司信贷资金进行开发建设。政府会对合格的项目提供补助资金,以激励海风发电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随着金融市场对海上风电资产的认知不断深入,融资模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根据英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Grant Thorton)201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英国海风发电以项目融资和无/有限追索权融资为主,其次是企业融资,再者是资本市场和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通常用于海风发电项目的再融资。当海风项目竣工后进入稳定运营期,建设风险不再存在,项目风险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往往也随之降低。项目股东通常会选择再融资用以偿还之前的高息负债。由于债券流动性远高于贷款,其融资成本通常也较低,因此海风项目的再融资通常通过在债券市场发行项目债券进行。除了标准化债券,private placement等资本市场工具也常被用于海风项目的再融资。

  英国海风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项目股东的强担保,实际上没有脱离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导致不少优质项目仍然面临融资难、 融资贵的问题。对比英国海风发电融资模式,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完善项目的结构性风险缓释和转移机制。英国的海风发电项目充分考虑到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主要风险,在建设和运营合同中设置了liquidate damages、performance bond、直接协议等结构性风险缓释或转移机制,保障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为确保这些机制的有效实施,往往需要第三方保险公司和购电方的参与和配合。目前,国内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对这方面还不够了解和重视。同时,除了涉及海外业务的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很多工程公司也没有形成规范的建设施工保险操作。海上风电行业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共同努力,加快推进项目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是强化项目的定量融资分析。英国的海风发电项目融资会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份项目现金流金融模型,并基于模型计算各档贷款的额度、各储备账户的额度、风险缓释机制的比例等,进行敏感度分析,测试项目融资结构是否稳健。该模型会定期(通常每年)更新,反映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实际情况,所有关于项目的临时变动都会及时体现在模型当中,并提供给金融机构。而国内的很多金融机构在尽调海风项目时,往往忽略了模型的重要性,定量分析不够深入,主要依靠项目股东能否提供强担保衡量项目的风险是否可控。此外,国内海风项目的业主通常是央企和大型国企,很多情况下业主不愿意提供或是定期更新模型,给金融机构准确评估项目风险带来困难。

  三是提高融资模式的多元性。一方面,政府背景的资金应继续发挥“定锚”作用,有效降低项目的融资风险,激发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海风项目的投资。受资管新规影响,政府产业基金的支持渠道较之前有所收窄,如何有效、可持续地支持新能源项目需要各方更为广泛地探讨。英国的绿色投资银行模式或许可提供有益的参考。另外,国家应明确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参与海风发电项目的界限,避免政策性资金排挤市场资金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内目前海上风电融资和再融资仍局限于银行贷款市场,资本市场尚未发挥作用,应成为未来扩充融资渠道的重要方向。

   通知公告

【编辑: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