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准备按时到位率,比如物料是否按期到位,可以统计不同的物料按期到位率或者缺件率,发现供应链很多的问题。另外可以发现提升部门之间的协同,为什么这个业务在这个环节处理不过来,是信息没传递过来,要进行统计,为什么没有及时处理。即使用APS进行资源配置,也是一种多维资源的并行约束,要求生产准备制造要素要齐备,就是说各个部门要协同,发现到底谁在拖后腿。
库存周转率更多是物料从购买入库到现场使用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单个时间长,都是隐性的成本。用精益的思想对MES数据进行价值挖掘,这个基础上通过过程指标来对MES里面各个功能模块提出一些更好的要求,不是说这些要求很高,而是说这些要求会直接面向问题,这样系统的建设也就不会跑偏。
推进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实施方法论,是很大的话题,我简单说。我们做事情都希望水到渠成,希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发生。怎么才能顺理成章?我们要考虑几个方面。
第一个,瓶颈痛点驱动化。不能无病呻吟,任何一个功能模块,都是要解决问题的,这是势能驱动的源头,所谓的木桶短板效应,说的也是这回事。
第二个,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意思是这个问题要规范,不能特别随意,比如说这个业务流程靠人来执行,是这么来执行,明天换一个人,就另外一种方式执行,这样这个系统也是没法做的,这是为了将总体势能细分为一个条理化。
第三个,简单问题规范化,这是为了消除势能驱动当中的各种干扰因素。
第四个,业务功能场景化,就是供应商和企业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场景的角度来说,形象化、清晰化。
其实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精益生产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MES也是很大的话题,今天给大家做分享就是三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关系是我自己的思考。可能还不成熟,只是跟大家做个参考,请大家斟酌。我也有公众号,叫智能制造随笔,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关注,我会经常写这方面的文章。谢谢大家。
作者信息:王爱民,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MES、APS等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