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续水电开发方针
梯级滚动的开发思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八五”“九五”以来各大流域水电开发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立足当前我国以西藏自治区为主的西南水电开发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不妨从更大格局上,以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现有水电资产为基础组建西南水电联合开发体,利用其自身收益实现后续水电的滚动和综合开发,实现水电自身的“以电养电”。“联合、滚动、综合”的开发方针可引导我国后续水电可持续发展。
1.物理基础
紧密的梯级水力联系使该方针具备实施的物理基础。
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水电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64%,三省区共同所处的青藏高原高山山地使得三省区主要流域的水力联系紧密,几大河流基本发源或流经西藏,如金沙江流经西藏、云南、四川、重庆,下接长江,待开发水电集中在川藏段;澜沧江发源青海,流经西藏、云南,待开发水电主要集中在西藏段;雅砻江为金沙江一级支流;大渡河为长江二级支流。
2.功能定位
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水电功能定位相同使该方针具备实施的适应性。
四川和云南两省的水电在西电东送战略中的定位是在满足当地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外送华东、华中和南方地区。随着四川和云南自身用电量的逐步增长,要维持西电东送的规模,务必将西藏水电作为接续基地。三省区的水电在功能定位上是一致的。
截至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已在建水电装机仅占该区技术可开发量的2.6%,装机总规模约150万千瓦。相比于云南近7000万千瓦和四川近8000万千瓦水电装机的体量,西藏自治区已有水电规模太小,难以担当接续基地的重任。体量小一方面产生不了市场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得自身滚动发展缓慢。加大西藏水电开发力度,三省区联合协调发展,才能保障西电东送战略的顺利实施。
3.效益发挥
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使该方针具有生命力。
区别于火电、核电等点分布电源,水电的分布是以河流为依托的链式分布。落差和降雨量两个因素决定了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存在固定峰值,对于有水力联系的区域来说,各个河流开发企业在发电效益上是零和竞争。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联合开发水力资源,不仅能实现发电效益的最大化,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基地,也能增强西南水资源的统一协调和安全管理能力。
4.解决问题
该方针有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其具有现实意义。
回顾前文提及存在的问题,成立的联合体能够促使各类技术标准和建设征地移民搬迁等补偿标准的统一,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有望实现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水电联合优化调度、联合参与西电东送,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开发权的无序竞争,促成外部成本规范化;开发主体话语权得到加强,推动建设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设计、施工等环节得以充分竞争。
此外,统筹的滚动开发有助于建设成本较高、但补偿效益显著的控制性调节水库电站得以按合理时序推动建设;创造在更大空间维度上实现水资源调配、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能性。
五、组建西南水电联合开发体的可行性
(一)方针继承和成功经验
“九五”期间提出的“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方针经由清江公司、黄上公司、三峡集团等流域公司的组建得到了完善和验证,在清江、金沙江、雅砻江等河流的梯级滚动综合开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的“联合、滚动、综合”开发方针是对“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继承和发展,组建西南水电联合开发体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发展需要
应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大力发展电力工业的需要,1997年成立的国家电力公司于2002年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众多流域开发公司的成立使我国水电建设全面开花。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得以暂时缓解,对后续水电的开发不需要、也不具备众多开发公司多头开发的条件,提质增效将是更高的要求。前文提到过后续储备开发资源不足导致开发权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联合开发、合作共赢会是各大发电集团更好的选择。组建西南水电联合开发体顺应当前我国水电发展需要
(三)资金支持
西南几大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中,开发川藏段的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自2015年首个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目前正处于建设投资高峰期,其他诸如三峡集团、澜沧江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国家能投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水电建设投资高峰期已过。以三峡集团为例,装机规模1020万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今年已实现首台机组已投产,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明年也将实现首台机组投产,这两个电站之后尚无明确的开展前期工作的水电站项目。
随着更多机组的投产,低运行成本的水电将产生相当规模的可观收益,对组建西南水电联合开发体和稳步滚动开发西南后续水电是极大的资金支持。
六、结论和建议
1.在新时代能源供给侧改革、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的背景下,我国水电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作为绿色电力能源更有的是机遇。积极稳妥开发后续水电,高质量打造西南水电基地是我们需要坚持的能源发展战略。
2.我国水电工程开发建设带来的防洪、航运、供水等非电力服务效益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对此组织开展系统的量化评估工作,以使能够对水电开发价值具有深入全面的认知。
3. 重视水电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运动员也是裁判的体制改革不充分、市场机制建设不到位的现象,建议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独立第三方对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评估和监管力度。
4. 鉴于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水力联系紧密、水力资源体量相当、共同肩负着西电东送的使命,且有着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共同需求,第一阶段可考虑在保障四川和云南合理利益分配的前提下,整合三省区主要流域水电资产组建西南水电联合开发体,按照“联合、滚动、综合”的开发方针实现我国后续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8[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一览表[EB].2020.
【3】国资小新. 山河为证:中国十大水电工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Z]. 2020.
【4】严碧波,徐佳成.增强水电市场竞争力促进后续水电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研究[R],2018.
【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R],2018.
【6】汪恕诚.世纪大跨越谈水电建设的体制改革[R].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水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7】周建平,钱刚粮.水电基地开发成就与未来发展[R].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水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8】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加快西藏水电开发助力绿色发展[R].科技工作者建议,2019(36).
【9】王信茂.水电开发大格局是如何形成的[N].中国能源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