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企业协作网
  • 2024火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论坛暨环保、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交流研讨会
  • 全国热电节能减排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第八届全国热电产业年会暨清洁供热 技术交流研讨会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要闻动态

新冠疫情下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在出口动力不足、贸易摩擦的大环境下,叠加疫情因素影响,中长期出口增长形势更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并提出包括针对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等在内的7条临时建议。该建议虽为我国战胜疫情提供支持,但也会带来各国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国家投资的下滑和限制风险。目前,被誉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跌至487点,创出两年来新低,接近历史低点。具有可比性的是,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被列为PHEIC之后,巴西出口增速从15%降至-5%。从中长期角度看,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中和掉2019年四季度经济增速的稳定和今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为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效应,这将加剧外需对经济的冲击。疫情对出口的冲击将导致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用电量的下滑,拉低中长期全国用电需求水平。更加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方面有意将我国的疫情“政治化”,有分析表明美国方面正借机开展全球经济离开中国的“极限测试”。疫情的发展将对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造成严重挑战。

  若疫情短时不能控制,中长期将影响我国制造业等行业用电量的增速,甚至有可能推高煤炭等电力燃料的价格。疫情暴发后的近几周关键钢材生产线的产量为五年来最低水平。由于疫情影响制造业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疫情恢复后只能通过“抢生产”来缓解,制造业面临生产和补库存问题,部分企业现金流压力较大,对制造业中长期发展带来下滑风险。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阶段性降低企业(除高耗能行业)用电成本的通知,为制造业用电带来利好。此外,基建投资在2019年全年增速保持较低水平,2020年基建投产将迎来转折,专项债额度进一步扩大,从而拉动用电需求。

  目前宏观环境直接影响消费水平,我国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也对消费进一步施压,消费行为偏向保守。除此之外,消费增长还面临着主要消费品种增长乏力、消费潜力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消费增速将在低位徘徊。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比越大受疫情影响也就越大。餐饮、酒店和旅游业在疫情暴发的第一季度遭受严重打击,但预计疫情恢复后会有报复性回升,回升总体上基本可以弥补第一季度的下滑空间,对全年用电需求水平影响不大。劳动力流动、物流受阻、部分企业推迟复工时间,为三产服务业和二产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游戏、线上教育及线上医疗等“线上经济”得到发展,中长期生活和消费方式是否会发生转变带来不确定影响。

  疫情将影响中长期的国际形势,从而影响经济和用电量。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汽油消费增速下滑8%,煤油消费增速下滑40%,整体油品增速从10%降至3%,疫情全球扩散和需求下滑导致国际油价从33.9美元/桶的高点下跌28%,全球油品消费增速也由2.5%降至1.5%。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且我国消费占全球比重从6.9%跃升至13.4%,这对国际市场无疑产生深远影响,比2003年更加严重。

  与2003年相同的是,预计第二季度用电量低位反弹,消费潜力拉高用电量。随着疫情结束,进出口贸易恢复,三产服务业和二产制造业在沉寂了一个季度之后开始报复性回升。在不考虑极端天气影响下,政策利好会使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社会用电增速进一步小幅提升。

  疫情影响下2020年用电需求预测

  综上分析,根据疫情防控的进展程度,以下分三种情景预测2020年电力需求(见图3)。

  乐观情景:疫情防控效果较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2月中旬达到峰值,3~4月结束,仅影响第一季度用电量和全年三产用电。在疫情结束后,各企业积极复工。疫情过后政府出台强力基建投资拉动经济,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将弥补疫情期间三产用电下行,对全年用电量影响不大。预测此类情景,202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在7.53万亿千瓦时,增速为4.2%。

  悲观情景: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在各方面的努力及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上半年的用电需求增长。预测此类情景,202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在7.5万亿千瓦时,增速为3.6%。

  最坏情景:由于病毒具有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等特点,在未来存在变异的可能、春节复工以后可能会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并呈现周期复发情况,疫情持续全年,影响全年用电需求。预测此类情景,202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在7.45万亿千瓦时,增速为3%。

  疫情对电力行业供给侧影响分析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实际上,近四年供应能力的发展已超出预期目标。根据“十三五”前四年各类电源装机增速和实际发电项目建设情况,疫情对各类电源装机增速影响不大。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1.32亿千瓦,增速6.1%,详见图4。


  据此测算,在满足不同情景用电需求的情况下,2020年煤电发电量为4.5~4.56万亿千瓦时,煤电发电量增速为-1.1%~0%。综合以上分析,2020年在低用电需求的情景下,煤电发电量负增长,新增电量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这对已经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的煤电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见表)。

  结 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和用电量的短期冲击巨大,考虑疫情对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直接冲击,第一季度用电量增速在-8%左右。分析我国经济基本面的转变,疫情对经济和用电量在中长期产生深远影响。直接影响全社会用电量约为2160亿千瓦时,每推迟复工一周削减310亿千瓦时用电量。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此次疫情为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和用电需求带来深远影响。预计第二季度用电量低位反弹。随着疫情结束,进出口贸易恢复正常水平,三产服务业和二产制造业沉寂了一个季度之后开始报复性回升。在不考虑极端天气影响下,政策利好会使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社会用电增速进一步小幅提升。总结以上分析,2020年用电需求预计在7.45~7.53万亿千瓦时,增速为3%~4.2%。视疫情持续时间,电力需求可能会进一步降速。

  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1.32亿千瓦,增长6.1%。在满足不同情景用电需求的情况下,煤电发电量在4.5~4.56万亿千瓦时区间,在低需求情境下2020年新增电量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煤电行业的经济效益将会进一步下滑。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年02期,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通知公告

【编辑: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