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企业协作网
  • 2024火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论坛暨环保、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交流研讨会
  • 全国热电节能减排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第八届全国热电产业年会暨清洁供热 技术交流研讨会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要闻动态

汪毅:电力储能标准化现状分析及体系构建

储能标准建设与推广面临以下挑战:

(1)原有的技术标准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应用需求。技术指标不断提升;发电侧、电网侧及客户侧等储能应用模式和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储能安全性能及管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储能全寿命周期内后程阶段的应用管控标准缺失;新型储能技术不断发展。

(2)涉及储能标准核心内容及关键参数的编制难度大。可参照的国外标准或其他领域的标准越来越少;储能装备技术迭代和技术升级速度,而编制标准需要一定周期;技术储备不足,需要深入开展专项研究;需要科学凝练应用实践;需要深入开展技术实证。

(3)标准应用推广面临困难。标准应用组织体系和要求不够有力,例如电化学储能应用方对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的技术要求区别认识不足;储能工程实施周期短,而产品的检测和认证周期长。

结合储能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下一步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与主管单位、相关标委会的沟通协调。接受国标委、能源局、中电联等主管单位指导,积极与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委会以及各类电池标委会沟通协调,厘清标准编制界面,减少标准交叉重复,同时保障关键技术指标协调一致。

(2)持续完善电力储能标准体系。根据储能技术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应用需求,滚动修订电力储能标准体系,指导储能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3)加强重点领域标准编制。在储能电站安全方面,开展《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导则》《电化学储能电站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标准的编制;在梯次利用方面,继续开展《电力储能用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系统技术导则》《电力储能用锂离子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再退役技术条件》等标准的编制;在预制舱式储能领域,开展《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技术规范》《预制舱式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程》等标准的编制;完善储能并网测试类标准,开展《电化学储能电站建模导则》《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性能评价方法》《用户侧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标准的编制;兼顾其他形式储能技术发展,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电力系统用飞轮储能系统》《电力储能用氢储能系统》等标准的制定。

(4)加快推进储能标准应用。持续推进标准宣贯,更多应用方和厂家都认识到采信储能技术标准的必要和好处。建设国家级的储能检测实验基地,完善的试验检测资质,开展储能系统设备以及并网的全体系试验检测与认证综合试验评价。

(5)积极参与储能标准国际化工作。加强IEC TC120中国专家力量,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开展牵头及参与标准的专题研究,有力支撑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发挥中国专家的核心作用,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6)加强标准制定的基础研究工作。结合国家、地方、企业相关科研项目,深入开展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规律、储能载体安全与消防等基础问题研究。 

   通知公告

【编辑: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