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并不是一个孤证,深圳也由政府“下注”,实现了科技引领。深圳一方面基于自身优势产业针对性“下注”。例如深圳早在2010年就提出“押宝”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等重点扶持。另一方面深圳更鼓励全社会研发、激发企业自主创新,从而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和前沿产业。单从全社会研发投入资金这一指标来看,2017年深圳投入超过900亿元,2018年深圳投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2019年,深圳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更是增长近一倍,30%以上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定向引导和广泛培育的环境下,深圳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据统计,2018年,深圳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一,专利授权量增长48.8%,深圳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二。
韩国在产业发展中,同样有明显的政府“下注”特色。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看到看半导体迅速发展的趋势,纵然在美日技术封锁下,韩国只能承接低利润、低技术环节,韩国政府依然“下注”了电子和半导体工业。2019年,韩国政府又继续“下注”十一大技术领域:ICT 和软件、生命和健康医疗、能源和资源、材料和纳米、机械和制造、农林水产和食品、宇宙航天和海洋、建筑和交通、环境气象、基础设施以及灾难安全,并以20.5328万亿韩元研发投资(占总预算的 4.4%)进行资金支持。
今天,本文要讲述的韩国氢能经济,正是韩国政府近期“下注”的重点产业之一。2018年8月韩国政府将“氢能经济”确定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并列的三大创新增长战略投资领域之一,计划未来5年投入2.5万亿韩元。而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 披露的最新数字,作为韩国氢能经济重要指标的燃料电池汽车,2019年全球销售已经达到4987辆,问鼎世界第一。如此亮眼的数据,是否说明韩国政府已经取得了“赌局”的胜利呢?
作者|覃文奕 产业咨询事业部
简介|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硕士。对海洋科技、大视觉、农业科技、电子竞技等产业有深入研究。
目录
“赌局”或有风险,“下注”就要向前
自身优势切入,定制突围道路
示范城市发力,全域逐步推广
考虑已然周全,前行仍有风险
“赌局”或有风险,“下注”就要向前
事实上,韩国发展氢能,既无地利也缺人和,未来是否能够决胜“赌局”尚未可知。
首先,韩国并非资源强国。如果是发展造船、汽车工业、电池和半导体等依靠工业基础的产业,韩国的工业体系尚有一定优势。但目前成熟稳定的制氢技术需要清洁煤、天然气、甲醇、石脑油、工业副产物等资源,韩国的资源储备是否能够支持氢能可持续发展还未可知。
其次,韩国缺乏氢能强企。以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为例,政府虽然功不可没,但三星、SK海力士的企业创新力和投资坚定性同样是产业崛起的关键要素。而韩国目前氢能发展的主导企业浦项制铁能源公司和斗山集团,其技术水平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斗山集团采用第一代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PAFC),其发电效率约为43%,浦项制铁能源公司采用第二代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其发电效率约为50%。而美国、日本相关企业已采用第三代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SOFC),发电效率约为60%。
与此同时,这些氢能公司的创新力与财力也难以和三星、SK匹敌,它们能否在政府支持下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追赶技术差距,助力韩国决胜氢能经济战场,同样难以确定。
但韩国对于氢能的需求是确定的,氢能的未来也是确定的,韩国应当“下注”氢能。“下注”氢能,能够解决韩国的能源问题。
韩国能源安全、能源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等内外部环境存在能源对外依存度高(93%)、化石能源使用量占比高(占总能源使用量的83%)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等问题,而发展氢能经济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和细颗粒物排放,帮助实现能源多元化,降低海外能源依存度。
同时,氢能源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零污染能源,万亿市场值得“下注”。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预测,2020/2030年氢能源产业链目标市场空间将分别达3000/10000 亿元。麦肯锡预估,到2050年,全球与氢有关的市场将以每年平均6%的速度增长,从2017年的1290亿美元增长至2.5万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氢能产业涉及制、储、运、注氢和下游应用,将是韩国新经济增长点。发展氢能,不仅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和船舶制造)和能源领域(氢能发电)创造新市场和新产业,还能在氢生产、存储、运输、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
一旦选择“下注”,就要坚定投入——这是韩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氢能经济发展,甚至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实现全球领先的关键因素。
文在寅总统在蔚山市政府大楼发布“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时就明确表示,氢能经济将为韩国带来发展新机遇,政府建立氢能经济的决心是坚定的。2018年8月韩国政府将“氢能经济”确定为三大创新增长战略投资领域之一后,立即高密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氢能经济发展,不完全统计如下——
这些政策涉及法律法规修订、发展资金保障、技术路线指引等方方面面,全面为氢能发展保驾护航。其中,《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综合多方面,对韩国的氢能经济发展路径做出了详细的谋划。
接下来,我们将以《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为基础,剖析韩国氢能经济的发展思路。
自身优势切入,定制突围道路
世界各国氢能发展路线都是基于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的,并没有统一的模型。
资源富足的国家,将氢能发展的重点放在制氢产业。澳大利亚煤炭、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第四大煤炭出口国及第二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理论上,无论是化石能源重整还是可再生能源制氢,澳大利亚都拥有大规模制氢所需的一切资源。因此,澳大利亚《国家氢能战略》发力上游制氢产业,系统化、理想化展开全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