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企业协作网
  • 2024火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论坛暨环保、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交流研讨会
  • 全国热电节能减排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第八届全国热电产业年会暨清洁供热 技术交流研讨会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要闻动态

氢能2023:关键之年

  企鹅号分享回顾2022年的氢能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断叠加,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体系渐趋丰富。目前的政策框架大致可分为三个维度:中央的产业顶层设计、正在推行的燃料电池示范应用补贴政策以及各地方的氢能产业政策规划。

  1、顶层设计使氢能发展路径预期更为清晰

  国家发改委2022年3月23日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简称“行业中长期规划”),体现出政策对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定位,也明确了政策鼓励的应用场景和领域,勾勒出氢能中长期蓝图,有助于强化投资者对氢能产业发展信心,提振产业参与者的长期预期。行业中长期规划对投资而言主要有三大核心要点,包括氢能定位、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应用方向。在产业定位中,氢能被正式确定能源,且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氢能产业链相关环节也被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范畴。相关的量化发展目标主要对应2025年的目标,一大目标是氢能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另一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在10~20万吨。对于未来的应用方向,政策规划了包括交通、储能、分布式能源以及工业领域的减碳四大领域。

  在交通领域中,政策提到燃料电池车在商用车型上的优势,也提出氢能车是对锂电车的互补;储能领域中,氢能储能的优势主要在长周期、大规模场景中;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可以看作是储能领域的拓展,主要是利用氢能在不同能源间灵活转换的特性。氢能在工业领域中的减碳主要是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作为燃料或者化工原料,预计在“碳中和”的阶段会得到普遍的推广。

  2、地方政策陆续推出,至2025年各地FCEV规划累计推广量超10万

  示范城市群方面,上海城市群2021年率先落实了2025年推广规划与补贴细则,2022年8月,广东省的推广规划与补贴细则出台,至此第一批入选的上海、京津冀、广东城市群对应规划和补贴细则已经全部出台。第二批入选示范城市群的河北、河南分别于2021年8月和2022年9月明确了省级推广规划。2022年也是非示范城市群政策“井喷”的一年。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川渝、湖北等主要的非示范城市群都在2022年出台了中长期推广规划,非示范城市群中,政策的完善程度有所不同,山东、内蒙、湖北等地的部分地级市还出台了补贴政策,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推出补贴的省份就会更差,例如山西、四川等地可以依靠自身较为廉价的氢气实现FCEV的低成本运营,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小觑,2022 年四川、山西的良好的上险量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前氢能各领域产业化的领头羊在于FCEV,FCEV增长空间在于各地规划的推广数量,补贴政策的落地速度与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则是决定增长速度的两个核心因素。从各地规划的推广目标来看,仅示范城市群2025年的目标就超过3.5万辆,这只是省级文件中明确的推广量,实际上示范城市群内部的地级市推广量加总大概在5万辆左右,其中广东的额外增量最大,其内部地级市推广量加总已经超过2万辆。非示范城市群规划的推广数量已经超过示范城市群,累加起来全国范围2025年的规划量可超过10万辆。

  影响推广速度的两个因素之一的补贴政策已经在2021年9月开始落地推行,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氢能供给及其基础设施,即氢气来源与加氢站建设。氢气来源方面,当下绿氢渗透率不高,所以氢气主要还是依靠工业副产氢或化石能源制氢,并且受制于运输成本,加氢站氢气基本都来源于本地。山西、陕西、内蒙等传统化石能源丰富省份有大量的副产氢,具备天然优势。之前,由于氢气还是作为危险化工品被监管,各地政府对于制氢与加氢站建设都持谨慎态度,但是2022年中央顶层设计发布之后,部分地区政府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逐步放松对制氢和加氢站建设的要求,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制氢、建制氢加氢一体站,比如广东。此外,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我们预计这一信号或使得地方政府对加氢站建设的谨慎态度进一步放松。此外,河南等地还提出加氢站适当超前建设的政策。加氢站建设建设周期并不长,若政策进一步放松,其建设和投运也会加速。

  3、国际合作逐渐展开,国内企业有望依靠成本优势出海

  全球氢能发展相对领先的地区有美国、欧洲、日韩,而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也瞄准了氢能,沙特阿拉伯虽未发表书面文件,但是已经提出了氢能战略目标。全球氢能发展的主要逻辑有:第一,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实现清洁能源转型,典型如欧洲,欧盟在碳市场(EU ETS)的框架之下,各国都肩负着脱碳的任务;第二,能源安全角度,本国化石能源禀赋较差,希望通过氢能革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的严重依赖,典型如日韩,俄乌冲突使得欧盟也将发展氢能作为能源安全的重要方向;第三,出于经济原因想要保持产业领先地位或者希望通过氢气出口赚取经济收益,典型如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

  沙特阿拉伯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出口国,也拥有地球上最优异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优异的风光禀赋有望使得沙特未来成为制取绿氢最为便宜的国家,沙特计划2030年达到年出口400万吨氢气,其光伏、风电设备和电解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我国的碱性电解槽制造成本在300美元/千瓦以下,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同时我国强势的光伏产业有望带动电解槽的出货,光伏企业本就与氢能行业关系紧密,隆基、天合、协鑫等皆跨界氢能,海外市场的打开,或使得光伏企业与电解槽企业合作更加紧密,携手出海。基于以上两点优势,我国电解槽具备抢占国际市场的能力,光伏电解槽一体、电解槽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总结而言,2022年氢能政策东风强劲,国内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官方推动的国际合作也开始展开。

  展望2023年,我们判断市场预期关注的焦点会从政策催化本身切换到各地方政策实际落地效果以及数量目标的实现进度,若各地方政策落实有效,各层面产业政策叠加共振,产业扩张速度有可能超预期。

  4、2022年氢能车数据回顾:高速增长,仍待突破

  根据中汽协统计,2022年前11月,氢车产/销/上险量分别为 2969/2789/3755辆。1~11月整车厂上险量前三的厂家分别是:北汽福田634 辆、宇通客车584辆、佛山飞驰449辆。工信部推荐车型目录方面,2022年第 1~11批总共入围车型272款,较2021年全年12批的车型增加29%,入围的燃料电池厂商68家,较2021年全年12批的厂商增加13家。今年入围车型延续了高功率化的趋势。车型结构方面,根据中信保上险量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客车占比从1月的83%逐渐缩减到11月的9%,重卡占比从1月的9%逐渐增加到 11月的51%,并且2022年1~3Q重卡主要在氢能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推广,我们认为重卡有望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并率先实现经济性。

  5、前11月FCEV上险量近4000辆,工信部推荐车型同比增加近3成

  根据中汽协以及中信保数据,2022年前11月FCEV产量为2969辆,销量为 2789辆,上险总数为3755辆。2022年上半年产量一直大于销量,主要系 2021年下半年确定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业内热情与预期较高。但是受制于疫情与补贴落地速度,销量推进速度较慢,形成了一定的库存压力。据氢云链微信公众号数据,2021年年底库存量为280辆左右,今年7月库存增加到750 辆,导致8月开始减产去库存。从上险量数据看,2022年前5月上险量数据欠佳,6月上险量陡增,一方面是因为6月疫情相对缓和,前期被延迟的订单出现了集中交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与示范城市群首年推广考核临近(2022年8 月)有关,但是除京津冀城市群以外,其他城市群第一年推广进度并不理想,2022年跟计划相比“拖欠”的量,或在2023年释放。

   通知公告

【编辑: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