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企业协作网
  • 2024火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论坛暨环保、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交流研讨会
  • 全国热电节能减排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第八届全国热电产业年会暨清洁供热 技术交流研讨会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要闻动态

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形势分析(2022)

  2021年3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1项措施,将大力推动供给侧能源清洁替代,以“新电气化”为抓手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全面建设现代化电网,带动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南方电网将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1.5亿千瓦。到2030年,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再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2.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由2020年的56%提升至65%,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的53%提升至61%。

  此外,电网企业还探索碳减排创新产品,发行碳中和债。2021年2月9日,南方电网等6家企业注册的首批碳中和债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项目领域包括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募投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计4164.7万吨。

  2021年3月2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将有效保障白鹤滩—江苏±800千伏、南昌—长沙1000千伏、雅中—江西±800千伏等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顺利达成投产后每年减少约77万吨碳排放的目标。随后又发行两期共105亿元绿色中期票据。

  碳中和债的发行预计将推动信贷、租赁、信托等领域产生更多支持碳减排项目的创新产品,对于探索绿色金融工具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五、全国电力投资创近十年新高,新能源投资上扬

  2021年,电力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9%,为近十年最高水平。电力投资结构持续调整,电源投资占比提升。新能源投资上扬,火电投资略有回升,风电投资占据电源投资中的44.8%。

  (一)电力总投资同比增长2.9%,为近十年最高水平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电力工程投资总额达1048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30亿元,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951亿元。2018年以来,电力工程建设投资额连年增长。

  表7 2012~2021年全国电力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从近十年数据来看,电力投资总体呈增长态势,“十二五”期间年均投资约为78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投资约为8900亿元。“十四五”开局之年,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创下十年来新高。


图17 2012~2021年全国电力投资总量及增速情况(单位:亿元,%)

  (二)电力投资结构持续调整,电源投资占比提升

  2021年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为52.8%,较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为47.2%,较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

  从近十年数据看,电网投资占比在“十二五”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十四五”开年持续降低。2018年电网投资接近电源投资2倍,为近十年峰值。随后电网投资占比持续降低。2021年电网投资完成4951亿元,同比降低0.9%,较上年少投55亿元。电源投资连续升高。2020年电源投资占比超过电网,2021年占比继续提升,较电网多投资579亿元。


图18 2012~2021年电网电源投资占比情况

  (三)新能源投资上扬,火电投资有所回升

  2021年,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3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水电投资988亿元,同比减少7.4%,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17.9%。火电投资672亿元,同比上升18.3%,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12.2%。核电投资538亿元,同比上升42%,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9.7%,扭转“十三五”期间投资量一直收缩的局面。

  “十二五”以来,新能源投资力度加大。2019~2021年受平价上网政策影响,风电投资猛增,2020、2021年风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0.1%、44.8%。


图19 2012~2021年不同电源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六、主要能耗指标持续下降,碳排放量增长有效减少

  供电标准煤耗、全国线损率等主要能耗指标持续下降。供电标准煤耗十年累计下降26.5克/千瓦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稳步推进,污染物排放下降明显,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增长有效减少。

  (一)供电标准煤耗持续下降,十年累计下降26.5克/千瓦时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302.5克/千瓦时,同比再降2.4克/千瓦时,较2011年下降了26.5克/千瓦时。

  202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明确按特定要求新建的煤电机组,除特定需求外,原则上采用超超临界、且供电煤耗低于27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机组。设计工况下供电煤耗高于285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湿冷煤电机组和高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空冷煤电机组不允许新建。到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还要求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4000万千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十四五”期间,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


图20 2012~2021年供电煤耗和降幅(单位:克/千瓦时)

  (二)全国线损率保持下降趋势,2021年为5.26%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国线损率5.26%,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保持继续下降走势,较2012年下降了1.48个百分点。

  2021年厂用电率尚未见公开数据,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全国厂用电率下降至4.65%,比上一年降低0.0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0.25%,比上年升高0.01个百分点,火电5.98%,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


图21 2012~2021年全国线损率情况

  表8 2011~2021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行业能耗情况

  (三)超低排放改造稳步推进,污染物排放下降明显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9%已实现超低排放。据中电联统计,2020年,全国电力烟尘排放总量约为15.5万吨,同比降低15.1%。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78万吨,同比降低12.7%。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87.4万吨,同比下降6.3%。

  表9 2011~2020年电力行业排放总量情况(单位:万吨)

  注:201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发布资料,其他数据来自中电联历年《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统计范围为全国装机容量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

  近十年来,污染物排放下降明显。烟尘排放总量由2011年的155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15.5万吨,单位火电发电量的烟尘排放量由每千瓦时0.4克下降到0.032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2011年的913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78万吨,单位火电发电量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由每千瓦时2.3克下降到0.16克;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由2012年的948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87.4万吨,单位火电发电量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12年每千瓦时2.4克下降到2020年的0.179克。

   通知公告

【编辑: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