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企业协作网
  • 2024火电低碳化改造技术论坛暨环保、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交流研讨会
  • 全国热电节能减排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第八届全国热电产业年会暨清洁供热 技术交流研讨会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 热烈祝贺:“2024燃煤电厂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3月28-30日于广东江门成功召开

   要闻动态

煤价或继续寻底!近期煤炭供需形势全解读

而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3月20日发布的本周"每周航运数据"报告,其航运分析师预计,受中国国内需求减缓和来自本土供应充裕以及陆路进口竞争加剧的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海运煤炭进口量预计同比下降15%,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

煤炭消费:启动尚需时日

◆2025年前两月第一、第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2025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1492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用电量9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用电量29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其中2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7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4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用电量14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

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二产业仍是全社会用电量的主力军,占比高达61.91%,但同比增长率仅为0.9%,增长势头相对平缓,低于全社会用电总量平均水平(1.3%),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表现出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高达8.2%,由此可见,中国乡村产业规模化、数智化发展加速,电气化技术深度融入农林牧渔业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能源支撑。      

图4  2025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值)及构成  

2025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49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日均发电2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分品种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风电增速加快,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火电降幅扩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年12月份扩大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水电增长4.5%,增速放缓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核电增长7.7%,增速放缓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风电增长10.4%,增速加快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27.4%,增速放缓1.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11月起,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率已经回落到1%之内,分别是11月0.9%和12月0.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增速连续低于1%,且2025年1—2月的日均发电量增速也接近零,是近10年来的低增长。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火电的发展空间受限,煤电装机增速持续放缓。且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攀升,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对火电市场份额形成挤压。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2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火电装机容量约14.5亿千瓦,同比增长3.9%,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2.56%,比重较2024年底再次下降0.57个百分点。

虽然2025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火电贡献占比仍高达68.45%。但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光伏发电、风电的度电成本已接近甚至低于火电。受到新能源挤压的同时,火电还面临着政策、环保、成本、技术以及市场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火电行业亟待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运营管理、加强政策协同等多种途径,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平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制造业景气好转,非电行业煤炭需求逐步恢复

受益于前期以旧换新“促消费”、关税预期“抢出口”以及四季度专项债集中发行使用,2025年1—2月经济中各个方面均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生产仍偏稳,需求需提振。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明显回升,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1—2月制造业PMI均值总体好于2024年,反映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但民企信心有待提振,地产投资、销售、开工、价格等数据仍同比负增长,对经济仍有拖累。

同时,受美国加征关税以及海外补库力度减弱影响,2025年1—2月出口增速低于市场预期,较前值下降8.4个百分点,2月4日美国加征10%关税对出口的拖累开始显现。地缘政治因素和海外加征关税的节奏是影响我国2025年出口增速的重要变量。短期内,随着美国于3月4日加征的第二轮10%关税落地,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拖累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图5  中国制造业PMI

2025年1—2月房地产各项指标同比继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新建商品房处于价稳量跌的状态,销售量虽较2024年全年降幅有所收窄,但市场仍未筑底。2025年2月,全国纳入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中,从环比看,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体稳中略降,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从同比看,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均继续收窄。同时受季节性因素和降库存目标影响,土地成交面积同环比持续回落,但在政府推出较多核心区优质稀缺土地的背景下,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迎来多宗高总价地块的高溢价成交,且成交主体多为国央企。

房地产行业依然处于筑底阶段,受此影响,房地产用钢需求萎缩,建筑钢材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下滑。2025年1—2月粗钢产量16630万吨,同比下降1.5%。截至2025年3月14日当周,247家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30.6万吨,同比上涨4.4%。当前虽然宏观预期较弱,市场信心不足,但下游钢厂利润尚可,铁水产量仍有一定增长空间。2025年2月份钢铁行业PMI为45.1%,指数虽仍在收缩区间,但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显示钢铁行业运行缓中有所趋稳。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季节性因素影响仍在持续,钢材市场需求有待继续恢复,钢厂生产趋稳运行,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钢材价格震荡偏弱。预计3月份,钢市需求温和回升,钢厂生产稳中趋增,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均低位回升。

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2025年2月建材市场下游需求明显减弱,建材企业生产放缓,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回落至临界点以下。2025年3月份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为127.2点,高于临界点,处于景气区间,比1、2月份明显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及上年同期。

2025年,扩内需已被多个省份列为头号任务,投资端及消费端同时发力,拉动内需回升。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主要投资方向,各地方表示要推进实施“两重”项目建设,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速项目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预计2025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有望加速推进,基建投资增速将企稳回升。同时保障房亦成为2025年房地产重点工作之一,预计各省份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力度将加大,后续专项债券有望用于存量商品房收购,加速保障性住房供给释放。此外,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及管网改造是全国大部分省份地区的重点推进任务之一。预计后续在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城市更新的旧改、修缮需求将加速释放,从而带动钢铁、建材等市场需求增长。

   通知公告

【编辑:叶先生